民革河北省委会“三农”委员会:从高处着眼 从实际着手 切实提高“三农”委员会履职能力
日期:2022-08-30 来源:河北民革
【字号:

目前,“三农”委员会共34人,博士2名,硕士9名,本科21名,专科2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20名,其中处级以上人员10名;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的7名,其中正高级职称3名,副高2名,中级1名;企业界7名。从学历、工作经历和取得的成绩综合来看,“三农”委员会完全具备履行职责的能力,可以说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

“三农”委员会2021年以来履职情况。2021年以来,“三农”委员会共提交提案、调研报告17篇,其中9篇为省政协会议提案,3篇入选民革中央第四届莫干山会议论文,2篇为省政协常委会议书面发言,1篇为省政协专题会议口头发言、1篇为专题会议书面发言,1篇为省政协乡村振兴专题会发言材料。廊坊市陈新海提出的《关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与建议》,被省政协列为2021年度重点提案,被评为2021年度好提案;河北地质大学陆刚教授撰写的《推进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建议》得到省领导的批示并被作为重点提案;民革承德市副主委、磐峰公司董事长李俊峰撰写的《实施土壤修复 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点提案并书面发言。此外,上报社情民意信息9条,分别被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和民革中央采用。

“三农”委员会在履职方面存在的问题。“三农”委员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有些工作还需要继续改进。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21和2022年的提案、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主要由几个少数骨干提交,绝大多数“三农”委员会成员尚未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建立一个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成员履职尽责。二是在提案、调研报告的选题方面,主要是从成员的业务领域出发,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有必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统一布置、统一安排,增强提案建议的针对性。三是由于“三农”委员会成员分散在全省各地,横向交流、纵向联系都不方便,限制了信息交流和沟通。从工作角度考虑,有必要建立一个定期交流机制,或者是区域性交流机制,以便提出区域性、全省性的建议。

下一步工作设想。下一步,“三农”委员会将以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为目标,聚焦履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自身能力短板,有的放矢、定向施策。一是量化指标,要求34名成员每人每年提交一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二是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多组织全省性的活动,或者是一些局部区域性活动,开阔视野,增强认知,提高履职能力。三是充分发挥“三农”委员会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人员多的优势,整合资源,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乡村振兴示范点。

责任编辑:段涛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监督我们| 举报平台

本网站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2406号  冀ICP备2023002622号-1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