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革河北省履职能力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省委会经济委员会、“三农”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围绕履职情况作了经验交流。
围绕中心 深入实际
努力做好参政履职工作
民革河北省委会经济委员会
五年来,经济委员会始终坚持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党员实际情况,聚焦参政议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参政履职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是多种渠道强意识。2017年10月,经济委员会调整设置,共38名委员,覆盖了各地市和行政机关、政协、企业等各领域。成立伊始,组建了民革经济委微信群,及时传达省委会部署要求,每天推送经济类信息,学习国家财政、货币等经济政策,交流工作经验。组织委员们到平山县李家庄民革党史教育基地进行学习培训,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履职能力和建言献策水平。为应对疫情和脱贫攻坚组织委员们捐献医药用品和购买扶贫物资,发挥民革党员的正能量。
二是多方联合抓选题。经济委员会围绕河北发展三件大事,与省政协、省人大和高等院校积极合作,聚焦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先后参与了省民革组织的脱贫攻坚课题调研,深入隆化、涞源等国家级贫困县进行考察走访,为脱贫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参与张家口民革组织的奥运经济课题调研,走访相关企业为发展冰雪经济提出对策建议;参加石家庄民革美丽乡村课题调研,深入井陉县、栾城区等地进行参观座谈,为乡村环境治理出主意想办法;围绕稳经济、保安全,参与省政协“推进减税降费,落实惠企政策”专项民主监督协商,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助力发声。借助省直部门和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力量,每年组织谋划多项重点调研课题上报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提升经济委的影响力和集智聚力水平。
三是围绕中心献良策。经济委员会始终坚持领导带头、广泛参与的优良传统,李品军主委亲自带队,鼓励委员们认真思考新时期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关注营商环境、养老服务、乡村振兴等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撰写提案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努力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五年来,共上报省民革提案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73篇,其中《关于大力发展河北(张家口)国际一流冰雪产业、繁荣冰雪经济的调研报告》被民革中央综合建议采纳,获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关于妥善处理到中国港口朝鲜煤炭的建议》获中央领导指示;《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提案的部分内容被河北省《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采用;《推进我省殡葬改革的几点建议》获丁秀峰副省长批示;《强化省会功能 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张超超书记批示;《系统谋划 精准招商 大力推进我省项目发展的建议》 获副省级领导批示。经济委上报民革中央社情民意信息19篇、省委统战部26篇、省政协55篇,多篇被政府部门采纳,连续五年荣获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贾秀敏等多名同志多次被省委会评选为参政议政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为推进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奉献了民革智慧。
从高处着眼 从实际着手
切实提高“三农”委员会履职能力
民革河北省委会“三农”委员会
目前,“三农”委员会共34人,博士2名,硕士9名,本科21名,专科2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20名,其中处级以上人员10名;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的7名,其中正高级职称3名,副高2名,中级1名;企业界7名。从学历、工作经历和取得的成绩综合来看,“三农”委员会完全具备履行职责的能力,可以说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
“三农”委员会2021年以来履职情况。2021年以来,“三农”委员会共提交提案、调研报告17篇,其中9篇为省政协会议提案,3篇入选民革中央第四届莫干山会议论文,2篇为省政协常委会议书面发言,1篇为省政协专题会议口头发言、1篇为专题会议书面发言,1篇为省政协乡村振兴专题会发言材料。廊坊市陈新海提出的《关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与建议》,被省政协列为2021年度重点提案,被评为2021年度好提案;河北地质大学陆刚教授撰写的《推进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建议》得到省领导的批示并被作为重点提案;民革承德市副主委、磐峰公司董事长李俊峰撰写的《实施土壤修复 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点提案并书面发言。此外,上报社情民意信息9条,分别被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和民革中央采用。
“三农”委员会在履职方面存在的问题。“三农”委员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有些工作还需要继续改进。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21和2022年的提案、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主要由几个少数骨干提交,绝大多数“三农”委员会成员尚未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建立一个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成员履职尽责。二是在提案、调研报告的选题方面,主要是从成员的业务领域出发,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有必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统一布置、统一安排,增强提案建议的针对性。三是由于“三农”委员会成员分散在全省各地,横向交流、纵向联系都不方便,限制了信息交流和沟通。从工作角度考虑,有必要建立一个定期交流机制,或者是区域性交流机制,以便提出区域性、全省性的建议。
下一步工作设想。下一步,“三农”委员会将以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为目标,聚焦履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自身能力短板,有的放矢、定向施策。一是量化指标,要求34名成员每人每年提交一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二是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多组织全省性的活动,或者是一些局部区域性活动,开阔视野,增强认知,提高履职能力。三是充分发挥“三农”委员会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人员多的优势,整合资源,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乡村振兴示范点。
抓重点 提质量 切实提高履职实效
民革河北省委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2018年以来,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深入践行“四新”“三好”要求,参政议政工作亮点纷呈,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共完成重点调研课题5项、提交提案11篇,报送信息57篇,其中多篇信息被省委会、中央统战部采用。
一是抓思想,领导高度重视,坚持率先垂范。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座谈会、报告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主管主委始终把参政议政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亲自抓参政议政、亲自带队调研、亲自撰写调研报告,积极带动了全委成员的工作热情。
二是抓重点,围绕中心大局,找准工作方向。一是聚焦大局建言献策。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家大事、新时代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言献策。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成关于农村空心村的现状及整治的建议、乡村治理相关问题调查研究及其对策分析、乡村法治化建设等调研报告,提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提案;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出提案;聚焦我省“十四五”规划,就“十四五”期间推动我省传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深入调查研究。二是聚焦专长建言献策。找到与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参政议政特色、人才优势高度契合的重点课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方面献计出力。如就城市管理法制化建设开展调研,并注重成果转化,就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出提案;就完善物业管理制度、做好民法典宣传工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等提出提案。三是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建言献策。把信息工作作为民革党员以及所联系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的主渠道,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是抓机制,确立“12345”流程,确保调研质量和实效。建立“一找二评三分四考察五会商”调研写作机制。“一找”,即在找准方向、选好题材后,千方百计搜集第一手资料。“二评”,即对于初步选题,结合省委会要求和社法委工作特色进行筛选评估,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三分”,即分解到人,必要时组成写作专班。“四考察”,即赴先进地区考察,借鉴先进经验。“五会商”,即初稿完成后,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挥集体智慧对稿子进行会商修改,特别是注重吸收专家学者意见,确保写作的质量。
四是抓队伍,重视人才选用,打造过硬参政议政人才队伍。把物色、选拔、使用好参政议政优秀人才放在自身建设第一位,把能力强、积极性高的人才吸引和保留在队伍中,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同志,大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突出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同时创造条件在履职活动过程中随时学习,不断提升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集智汇力能力,全面提升履职本领。
2022年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将在深化政治建设上下功夫,坚持以学习引领参政议政工作实践;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下功夫,坚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准确把握参政议政有效途径上下功夫,坚持聚焦重点环节持续发力。在人才选用上下功夫,坚持打造过硬参政议政人才队伍。
• | 民革河北省委会牵线搭桥 用创新成果助力我省资源环境保护的最后防线 2022-10-31 |
• | 民革唐山市委会举办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研修班 2022-10-31 |
• |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2-09-15 |
• | 河北民革党员巩雪桦同志荣膺“大国农匠”荣誉称号 2022-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