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7名河北民革党员荣获全国和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日期:2023-06-02 来源:河北民革
【字号:

在今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承德民革党员滑立伟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唐山民革党员巩雪桦创办的河北天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在河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沧州民革党员李萌、周永强,石家庄民革党员陈永军、何志红、许红阳等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在此向获奖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受到表彰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再立新功。

滑立伟,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硕士研究生,硕士学历,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河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药学会重症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承德市卫健委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滑立伟临床工作35年,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16年,重点研究脓毒症、重症肺炎及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过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熟练掌握机械通气、支气管镜检查、血流动力学监测、CRRT等重症专业技术。他曾于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担任承德市“非典肺炎”定点医院副院长,负责医疗、管理等方面工作;2020年初作为河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支援沧州指导重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返回后,继续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特别是2022年底全国新冠疫情最严峻时期,他被抽调到承德市重症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担任业务副院长,负责承德市重症新冠肺炎诊疗救治工作。他先后为抗击“非典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做出突出贡献,曾获得“河北省抗击非典先进医务工作者”、“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抗疫英雄”“河北省最美医护”等荣誉称号。曾受邀担任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手。

巩雪桦,男,河北天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天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承担国家、省、市级项目21个,是河北省省级创新创业团队,承担着“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炭基土壤修复材料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炭基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任务,主要进行土壤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及其修复材料的开发生产等。

深入开展生物质炭基肥研发和修复土壤等工作,助力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创立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谷地果乡”模式,开辟绿色、循环、低碳农业新路径。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向东南亚、非洲等国家拓展业务,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尼泊尔等国家达成合作协议,并在斯里兰卡设立了中国“一带一路”商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实现高新技术走出去、资源引进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间合作贡献新模式和新方案。

他主持的农林废弃物肥料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农村部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个人曾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民革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大国农匠”等荣誉称号,获聘为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其优秀业绩多次被人民日报、团结报、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报道。

陈永军,男,河北蓓特丽洗涤用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自2011年创办河北蓓特丽洗涤用品开发有限公司以来,他秉持初心使命,坚持依靠职工促进企业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认真落实依靠职工办企业根本方针,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年度召开一次会议,全过程保障职工民主政治权力;全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充分保障职工经济权益,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陈永军领衔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大力推进职工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50多项,先后创新研发新产品 30余种,其中获国家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2022年,陈永军创新工作室荣获河北省总工会第九批创新工作室、石家庄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他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三年来先后向省内106个村庄,及河北省委机关、省总工会、石家庄市委机关、市总工会、街道办事处等单位捐赠消毒液30余吨,并积极向受灾地区捐赠善款。特别关注困难职工生活,积极开展救助工作,成立扶困基金会,每年对困难职工慰问两次,累计慰问困难职工39余人次,慰问金额106000元,妥善安置了 32名农民工和6名残疾人就业。

何志红,女,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急诊重症医学科大主任。曾荣获 2017年“十百千人才工程”卫生计生人才,2020年民革中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0年河北省医师协会最美抗疫者,2020年石家庄市三八红旗手,2022年河北省三八红旗手。发表三篇SCI论文,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的3项科研项目中,两项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新冠疫情期间,她被任命为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收到抽调去前线发热门诊的消息时,第一时间请战并递交“入党申请书”。当疫情席卷石家庄,医院建华院区被确定为新冠定点救治医院,何志红负责查房会诊工作,并担任新冠重症病房负责人,守护着一方天地里的危重患者;当疫情席卷全国,她又一次奋战在第一线,负责全院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守住了急诊和ICU的防线。工作量大,压力大,科室里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也让何志红十分关注,除了业务上的指导,在心理上也给予疏导,让每个医护都心情愉悦,开心工作。何志红用实际行动滋润着患者和医务人员,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着医者使命和担当。

许红阳,男,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井陉木雕)河北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大工匠、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北好人、河北省冀青之星、“省会十大工匠”、石家庄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石家庄市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现任石家庄许红阳木雕博物馆馆长。

作为井陉木雕第十三代传承人,许红阳将薄浮雕由原来的2毫米到5毫米,升华至2毫米到4毫米。在沿袭与传承古艺的基础上,他自行设计出一系列现代艺术家居衍生品及红色木雕文创衍生品,获得国内外家居艺术品收藏家的一致好评,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人民网、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国内媒体报道。代表作《一带一路》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曾送至“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陈列在国际展区进行展出。

他积极开展公益事业,新冠疫情期间,向石家庄市一线防疫人员捐赠口罩10000只、酒精2000斤,踊跃参加石家庄火车站接送全国各地返乡大学生青联志愿者活动;2021年成立石家庄许红阳木雕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大众开放,接待学习活动100余场次,接待省市级领导、专家学者、国际友人等参观、交流,累计20000余人次;参加非遗进校园和非遗进社区活动百余场,到学校等社会公益团体定期开展非遗手工技艺讲座,向广大中小学生讲解和教学木雕技艺。

周永强,男,现任民革沧州市委会经济支部主委,沧州市运河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一体化促进会会长,沧州市运河区人大代表,沧州市运河区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沧州市润泽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经理。

他积极参政议政,累计提交提案和建议案 26 件,并多次获评优秀提案,带领经济支部获得优秀民革党员之家、民革示范支部、河北省民革党员之家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勤勉尽责,秉承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的态度。在部队,他是优秀士兵、训练标兵,退役后主动奉献社会,组织牵头奉献爱心,捐资助教、扶危济困、慰问老荣军。累计献血12次,献血量达5000余毫升;捐助30余万元,为30多名贫困学生带去希望;连续10年慰问驻沧部队官兵,吸纳和帮助退役军人及家属成功就业30余人;组建志愿服务队,连续两年为单位周边65岁老人、环卫工人和退役军人家属提供免费午餐,在三年疫情期间投身防疫一线,累计捐款捐物15万余元。先后荣获民革河北省作风建设年工作先进个人、民革河北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民革河北省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爱岗敬业最美沧州人、驰援河南灾情爱心大使、沧州市儿童慈善先进个人、抗疫先锋最美志愿者、沧州市运河区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李萌,女,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沧州市运河区第八幼儿园园长。从事教育工作27年,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爱与责任当好表率,做好模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春风化雨影响同事。

她主持研究的国家、省市级多个课题,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多篇课例、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在2011年拿到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后为数百名学生义务做心理疏导,积极参与教育下乡等活动,帮助孩子们重新回归到阳光少年。积极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22年疫情再袭沧州,刚刚做完两处手术的李萌带领20名教师变身“大白”,坚守防疫一线,忍着病痛,连续两周坚持每天清晨五点准时赶到幼儿园,协助社区完成核酸检测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担当本色。先后荣获第六届河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第五批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优秀教师、沧州市十佳最美女教师、沧州市"三八"红旗手、沧州市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被选树为沧州市职工道德模范;入选沧州市教育专家库。

责任编辑:段涛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监督我们| 举报平台

本网站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2406号  冀ICP备2023002622号-1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