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革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常委会上,各市主委都给出了一份认真的答卷——换届以来“六个一”工作推进情况。

“六个一”,是新一届省委员会与全省11个市委会主委,共同签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6月8日,河北民革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任,就启动实施了目标管理责任化的新办法:每月参加一次支部活动;围绕省、市重点调研课题,牵头搞一次重点调研;主抓一个示范性支部建设;创建一个民革之家;组建一个有品牌特色的志愿者队伍;吸纳培养一位80后党员干部,作为省、市级组织共同培养的后备骨干。
半年的时间不长,但民革各市委在落实目标责任中是各展风采、各显春秋。为继续推进工作,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省委主委卢晓光提出要求,围绕全面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民革各市委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思路,总结经验,扎扎实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落实目标任务中较为突出的是什么?记者发现,民革各市委主委牵头搞调研,给全省的调研工作带来新局面,调研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各市委调研选题呈多样化、形式灵活,主要围绕深化改革、新发展理念、精准扶贫、环境保护、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大事进行;有的带着自选题,有的围绕党委和政府的重点列题联合行动,有的是走出去与省外对接等。调研的效果明显,建言献策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对当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那么,民革河北省各市委会在调研中,较之过去有哪些不同和亮点呢?
围绕重点 关注难点 调研深入
“美丽”二字已写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中。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河北省委副主委、民革石家庄市委主委范振增说,我们今年确定了《加快培育特色小镇,打造美丽乡村》的重点调研课题。这也是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双问计”重点工作,要求各单位、各部门“问计省直寻求支持、问计于民寻求智慧”。

为了做好“双问计”调研活动,民革石家庄市委会召集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专业的调研队伍,范振增主委任市民革"双问计"领导小组组长。在市委会召开的四次推动会上,他亲自布置任务。在他的带领下,调研组一行深入到栾城县、井陉县实地调研,与市委农工委座谈,参加省参事室“美丽乡村”调研座谈会,还远赴浙江省安吉县、桐庐县实地调研,通过与村民和村干部交流,与浙江省农委、旅委有关部门同志的座谈,学习了解到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打造家庭农场,开拓村庄经营新模式,发展“公司+村+农场”的机制,实行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长效管理美丽环境及古建筑的保护、开发、利用,美丽家庭评比等,并思考如何转化浙江经验和做法。
就美丽乡村建设,邯郸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邯郸市委主委马宏志带队来到大名县杨桥镇东周庄村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他说,要大力扶持当地特色蜜桃种植产业及与其相关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并以此为契机,争取更大的项目、好项目落户东周村,做到与“邓台丽君小镇”联动发展,力争把东周庄村特色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民革邯郸市委围绕省市中心工作,拟定了多项调研课题,组建了专业调研团队,整合调动各方力量,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工作,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脱贫容易致富难、达标容易持续增收难的问题,现已成为困扰精准扶贫工作的瓶颈。邯郸市民革关注这一难点问题,把《关于进一步推进邯郸市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及《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确定为由主委牵头完成的重点调研课题。马宏志说,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为帮助当地选准扶贫产业,带动贫困群众摆脱贫穷,他于9月19日,陪同邯郸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韩清榕来到大名县,调研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村扶贫工作,详细了解了精准脱贫计划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参观了五得利面粉厂。他们还深入到大名县龙王庙中范堤村进行了调研,听取了龙王庙镇党委政府、村委会、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汇报,并深入到农户家中详细了解分析贫困原因。
为了解土地流转后的产业发展情况,他们到曲周县调研当地土地流转机制,深入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农户家中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曲周县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已经摸索出坚持依托农村“两委”、致富能人和龙头企业,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土地向大户、经营能手和合作组织集中的方法。同时,针对土地流转工作需健全服务平台、规范流转行为、防范流转风险,规范经营和运作,避免伤农害农现象出现,民革邯郸市委会提出《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
马宏志还多次带队到峰峰矿区支农示范基地,就冀南太行峰峰“药谷”生态经济产业带的富农工程建设进行调研,就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及山地小型农业机械开发等课题与河北工程大学农学专家进行座谈,提出了要注重协调做好扶贫开发与资源保护发展的关系,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的调研报告《关于打造冀南“太行药谷”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选题多样

在河北省公布的第一批创建类特色小镇中,沧州市肃宁县华斯裘皮小镇、青县中古红木文化小镇名列其中。沧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沧州市委主委侯四清说,这两个小镇负责人都是民革党员,他们非常了解政策和情况及特色小镇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我们今年在选题上,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没有按照以往“市委出题,党派调研”的方式,而是到这两个特色小镇进行调研。
8月初,民革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来到沧州市调研。调研组先后到中古红木文化小镇、肃宁华斯裘皮小镇等地进行了实地观摩,并听取两个小镇的发展规划,就小镇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其间,侯四清主委代表民革沧州市委与民革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签订了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友好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两地间的交流与合作新模式,通过定期政治交流、经贸领域合作,推动两地民革组织对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共同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青县中古红木文化小镇是沧州民革企业家刘连东创建的,项目建设工期计划为2013-2022年。规划占地总面积3.6平方公里,到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3万平米,完成主体建设的5万平米。建成区域总投入达3.7亿元人民币,入驻县内外企业(商户)180余家。小镇建设充分利用坚实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整合红木文化全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发展格局,串联周边休闲观光农业、八极拳武术文化基地等,形成独具红木风韵、文化传承厚重、人文特点浓郁的京津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力求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红木文化特色基地。
通过实地调研,民革沧州市委通过一号信箱向市委提交了《关于做好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建议》,市委书记杨慧同志作了重要批示,市委副书记宋仁堂、组织部长何志伟、副市长鞠志杰也分别做了重要批示,要求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出意见,抓好相关工作,认真落实,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市发改委完全采纳民革意见。对于难以解决的小镇创建中的问题,2017年10月经由市委统战部以《零讯》方式上报中央。侯四清主委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坚持了多用数据和实例说话。由于调研选题切合党派人才实际,今年在调研中很少遇到被调研单位拒绝,数据资料通过协商或私人途径获取的情况。

“雄安新区”的设立,为保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保定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保定市委主委李金善说,《如何借势雄安新区设立加快推进保定市协同创新步伐》是民革保定市委2017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我们成立了调研组,由我任组长。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一方面落实“四个坚决”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一方面整合内部资源借势发展,实现与新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优秀人才共管共用,产业发展共通共生,生态环境共有共保”的互促发展模式,将保定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四极”。通过调研,民革保定市委提出建议:以协同发展为宗旨,融入京津冀城市圈;以服务对接为基础,优先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以集群发展为导向,重点建设“雄保产业走廊”;以补偿机制为抓手,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民革承德市驻会副主委俞虹霞组织党员赴鹰手营子矿区进行调研,完成了《民革承德市委关于对国家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鹰手营子矿区持续支持的报告》。

秦皇岛是驰名中外的旅游休闲胜地。民革秦皇岛市委会的调研主要围绕本地特色,在主委岳会仁的组织和带领下,几个月来市委会先后对康养产业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渔岛生态休闲农业、昌黎葡萄小镇和营商环境优化等,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并协助民革河北省委与民革山东省委及民革黑龙江省委会调研组就康养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与交流。
邢台被誉为“燕赵第一城”。为弘扬乡土农耕文化,民革邢台市委会主委杨瑞硕牵头组织邢台党员赴清河县农耕文化博物馆调研。

衡水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市政协副主席、民革衡水市主委马卫带领民革党员先后到桃城区、滨湖新区、冀州区、深州市、枣强县等地,就衡水湖的发展和社区医疗等工作进行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衡水湖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和 《关于建立社区医疗机构暨社区养老的建议》。
民革河北省各市委会从当地实际出发,确定调研方向,发挥自身优势,从经济到文化选题多样,调研领域越来越宽。
务实调研 倾情建言 助推发展

民革张家口市委围绕民革河北省委实施的“六个一”目标责任,从自身建设入手,注重提高党员参政议政能力,在党员中开展“献计献策”活动。要求党员做到的,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做到。张家口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张家口市主委李品军先后带队深入赤城、张北、尚义、沽源等地就“张家口发展康养产业”、“坝上地区建设国家草原公园”、“推进清洁能源“等课题进行调研,并要求班子成员分管基层区委、支部这项工作,使参政议政落到实处。
经民革市委引荐,由张家口市委书记回建带队到民革中央就健康养老项目进行座谈,积极牵线搭桥为张北县油篓沟镇引进“中科羊草种植”等项目。调研形成的《关于在张家口发展康养产业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市委书记回建等多位领导的批示,多件提案被采纳。《关于在坝上地区建设国家草原公园和国家牧场的建议》等提案得到落实。

民革唐山市委主委张月仙,在政府担任副市长工作,她说,我们把参政议政作为重点,通过建机制、分项目、抓落实的三步走方式,具体落实到人,提高参政议政工作的规范性。
作为第一负责人,她带头调研,多次深入基层;关注民革市委参政议政工作的动态,对全市调研工作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积极予以沟通解决。市委会在高层建言方面,今年出现新突破。民革河北省委委员、唐山市政协常委贾秀敏就“朝鲜煤炭进口问题”撰写的信息和科技支部副主委姚强撰写的“建议尽快将‘飞单’背后的‘影子银行’纳入监管”的信息均被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并且贾秀敏撰写的信息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批示。
张月仙重点参与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等课题的调研。10月23日,张月仙主委率调研组到芦台经济开发区,重点围绕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课题考察调研,调研组还在现场召开了座谈会。已有7家装配式建筑产业企业落户芦台经济开发区,目前形成了投入近40亿的产业规模,年可消耗钢材达80多万吨。张月仙认为,这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芦台经济开发区具有打造京津冀地区装配式建筑龙头产业集群的潜质,要紧紧把握京津冀一体化机遇,推动项目落地发展。

弘扬廊坊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建设”是民革廊坊市委确定的调研方向。为做好调研工作,廊坊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廊坊市委会主委李艳军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以《关于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调查研究》为调研课题,并成立调研工作小组,主委全程参与。
调研小组结合本市非遗项目分布现状,先后实地对玳瑁雕刻技艺、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固安白陶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和永清汉服展览馆进行调研。在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期间,民革廊坊市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调研。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所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受到中共廊坊市委高度重视,并提交市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市委书记冯韶慧同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并要求涉及的相关部门就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逐条落实。
廊坊市文广新局对民革市委调研报告中的意见、建议进行了答复。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市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县设立非遗保护中心,明确专人负责;制定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严格市级非遗项目评定工作,目前市级项目总数在全国地市级中名列前茅;严格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评定工作,并进行年度考核。二是积极宣传推介。开辟了《舌尖上的廊坊非遗》《手艺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介绍》《廊坊非物质文化一刹那保护项目介绍》等系列专栏,拍摄制作了《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文化遗产—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廊坊燕京八绝》专题片等,出版发行《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三是推动交流传播。通过组织参加国际、国内的博览会、交易会、艺术节等,为廊坊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四是国家、省、市逐年加大扶持力度,用于非遗保护。廊坊市文广新局表示,今后将在严格非遗项目、传承人评定,加强非遗人才培养,加大传承人扶持力度,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方面多做工作。

7月18日,承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承德市主委张富民携双桥支部主委赵志敏与佟山支部主委、市政协财经委农业组组长李俊峰等来到平泉市台头山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捐赠活动。活动中,分别为三官村、小机沟村、何仗子村无偿提供18.9万元的微生物菌剂和2000元的通过生产发酵的生物酵素活性菌肥、酵素菌菌肥和微生物菌剂等成品菌肥。这是有针对性地对全市合作社进行调研后,结合民革全党开展的“伸出博爱之手,帮扶困难群众”活动的一个侧面。他们奔走各村、扶贫济困,选择了以贫困户形式入股的38家合作社、 28个农民种植户,捐赠价值700多万元生物菌种并进行了技术培训,为承德市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半年来,河北省各市委会通过认真落实民革省委“六个一”目标责任,调研工作机制逐渐成形,分别成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组,主委挂帅并带头调研,采用深入下去或走出去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等方式,在广泛了解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建议,为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各市主委一致表示,要按照民革省委的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带领本市民革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