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
承德民革党员 兰天
那一年,夜色如墨,兵营里灯火如炬,他在巡营途中临变不乱,果断开枪,枪声打破武昌寂静的夜空,点燃了辛亥首义的烈火,顿时工程兵八营人声鼎沸枪声大作,起义军奔赴楚望台,攻占枪械库一举攻克湖广总署占领了武昌城。他是熊炳坤,那是1911年,他36岁。
那一年,天空湛蓝,树叶金黄,一个瘦瘦高高的青年身披枷锁满身血痕,一步步踩着自己的鲜血赤脚走向刑场……他可以生,只要他承认布尔什维克是错的,甚至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因为他本是天之骄子。但是,他选择了死,他微笑着回头告别,眸子如星星一般闪亮,他说,“我愿意为国家献身”他坚信他的死可以让他的国永生……他是陈延年,那是1927年,他29岁。
那一年,大兴安岭秋天的拂晓,密林中薄雾弥漫,为阻挡日伪军发起的进攻掩护大部队突围,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8名女战士,毅然放弃渡河,向日伪军开火。抗联主力部队乘敌人慌乱和兵力分散之机,顺利突出重围。而她们在背水作战至弹尽援绝的情况下,誓死不屈。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波涛滚滚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那是1938年,她们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3岁。
那一年秋天的夜,北纬38度线的上甘岭,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已被联合国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山上草木荡然无存,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炮火映红了天空,战友一个一个倒下去,而敌人的火力点仍在狂野地喷着火舌……他左臂已被子弹打穿,双腿已被炮火打断,身上多处伤口在不停涌出鲜血,他爬着冲向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霎时,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战友们趁机冲上阵地,全歼守军夺回了上甘岭。他是黄继光,那是1952年,他21岁。
那一年,7岁的王小二带着侵略者走向包围圈而他自己却被日军的刺刀挑起以身殉国;那一年,上海中学生杨慧敏匍匐穿过英法租界的铁丝网送去国旗,飘扬在四行仓库的上空,照亮全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那一年,方志敏写下《可爱的中国》,他的目光越过侵略者的枪口来到21世纪……
那一年啊,那一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王小二,多少个方志敏,多少个陈延年,多少个刘胡兰,多少人倒下、多少人继续踩着他们的足迹无畏前行,多少人将这血和泪洒进万里河山,一寸山河一寸血,青山忠骨铸英魂,这英魂是你是我是他的祖先,这英魂是华夏儿女的脊梁……
那一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欢呼响彻神州……
那一年,面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蘑菇状烟云在中国西北大漠腾空而起……
那一年,大庆油田打出第一桶黑色的原油,打破帝国主义的能源封锁……
那一年,小岗村村民庄重地按下红色手印,站起来的中国人走上富起来的康庄大道……
那一年,塞罕坝人奋斗50年栽下的210万亩人工林海缚住了万顷黄沙;那一年,复兴号高铁列车贯穿南北呼啸着行驶在中国大地上,为中国人民脱贫致富插上翅膀;那一年,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北斗升空天问成功落地火星;那一年,辽宁舰在南海翻出洁白的浪花;那一年,欧洲班列从重庆出发蜿蜒几万公里抵达杜伊斯堡,新丝路贯通欧亚大陆搭起双向沟通的纽带;那一年,武汉人民按下暂停键,用万人空巷的自律阻断疫情扩散;那一年,白衣天使用最美的逆行与病毒殊死斗争!
那一年,你13岁,你扎着羊角辫接过妈妈递过来的苹果,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林荫路上,你在这林荫路上走上大学课堂,你还将在这林荫路上牵着自己女儿的手送她上课堂;那一年,我21岁,和同学们在灯光篮球场里挥汗如雨,在阶梯教室里专注倾听,青春的面庞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那一年,他29岁,他牵着女朋友的手,捧上一束玫瑰花深情地说:让我们白头偕老,共度此生……
这是属于我们的那一年,这是我们可爱中国的那一年,这是强起来的新中国的那一年!你看,这中国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这中国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康健代替了疾苦,智慧代替了愚昧,友爱代替了仇杀,这可是你们期许的中国,这可是你们期盼的盛世,这是我们的可爱的中国!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2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