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也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1月15日,河北省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河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王建民对记者说,九三学社省委会这几年一直组织社员围绕养老、医疗等民生关注的问题展开调研,形成不少调研报告,社省委会还通过多种方式,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其中王静等社员向九三学社中央、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省政协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在石家庄召开的河北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多个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都非常关注民生,针对河北省社会保障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并就城乡居民健康卡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提高村民体检率,发挥养老资源优势,京津冀一体化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保障城乡居民健康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居民健康卡是为我国城乡居民设计发放的就诊服务卡,主要解决跨医疗机构、跨地域医疗健康服务“一卡通”问题,方便群众就医和健康管理。目前,河北省已经建成了省市卡管平台,并实现与国家联通,全省居民健康卡累计发放超过千万张。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一人多卡,被病人形容为数十个“烟囱冒烟”。每家医院独立发放和使用健康卡,对于需要到多家医院就医的病人,就必须办理多张健康卡并存入钱,同一市发行健康卡的各医院应用系统还互不兼容,给居民看病带来极大的不便。对此,农工党河北省委员会提出,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实现“一卡通用”的健康卡全省覆盖。建议河北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统一接口标准和规范,督促各市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调整和升级,建设完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健康信息平台,推动跨区域、跨医院基本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尽快建立医院费用标准结算体系,实现健康卡和就诊卡两卡合一。二是实现实体卡向电子卡的转换。既要发挥健康卡真正作用,又要保障卫生信息和居民隐私安全。三是将健康卡和医保卡功能合一,真正实现一卡通。
为方便就医,应推进和完善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河北省政协副秘书长、民盟河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张朝军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被国家列为深化医改10项重点任务之一。家庭医生不等于私人医生,它是以自愿为原则,团队服务为主要形式,由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员组成,主要提供的是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和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家庭医生服务体系还主要依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二级卫生服务机构。2017年廊坊市大力度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在临床上,很多病人的病情发现时已到晚期或较为严重。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孔春梅对记者说,应提倡全民每年体检。近年来,群众参与健康体检的积极性在下降。主要因为健康体检补助低项目少,检查设备差,医务人员水平不高,影响了体检的准确率。为了更好地发挥全民健康体检作用,真正服务和保障基层群众身体健康,建议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确定体检项目时,要增加居民迫切希望检查的内容,可尝试采取多种措施,如“1+X”体检套餐,“1”即基本检查项目,“X”即居民自己选择的项目;健康体检券等。为提高体检的准确率,在两到三年内,将所有乡镇卫生院的B超全部换成彩超,费用可由省、县、乡镇及卫生院各承担一点来解决。各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等提供本管辖区域内健康体检的组织计划,真正惠及职工及百姓,使疾病能早发现、早治疗。
打造多种养老方式 惠及民生发展经济
养老事业维系着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并能拉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河北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河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梁立敏说,为解决养老模式单一、服务质量差、设施不齐备、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可依托“秦皇岛大康养产业和黄金海岸养老特区”,开辟一个人与自然融合、老人与海的养老居住、工作生活、休养医疗、旅游乐业的特区。民革河北省委会提出建议,在黄金海岸养老特区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生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临终关怀、善后料理和法律服务为一体的服务与功能系统。建立“自我管理,乐活养老”体制,老年人可以根据原职业特点聘任上岗。完善医疗保健业,将现有的二甲医院、体检中心、救助中心、殡仪中心等加以升级改造,为康养中心提供高端医疗服务。
民盟河北省委会提出多方联动,推进河北省智慧养老发展模式。智慧养老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精准化的护理、家政、娱乐等服务。智能养老产业涉及智能服务设施、智能设备、智能产品生产和使用,及提供服务的公司等,将形成涉及面广的新兴产业链。建议加快完善老人—信息中心—专业服务机构链条。
民建河北省委会提出推进河北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建议,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政府引领和统筹规划,并督导落实。建立民政、卫生健康、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组成的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落实相关政策,保障医养结合工作顺利推进。各级政府应在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实际,消除工作障碍。三是探索多种医养结合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模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四是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建议政府充分利用保定、廊坊等周边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发挥区位优势,强力推进河北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全面打造一系列特色康养小镇为载体,促进康养产业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多元融合,使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五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专业人才。鼓励专业对口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探索建立养老从业人员“入职奖补”制度。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在职培训,颁发等级证书、持证上岗,培养一支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人才队伍。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社会保障的共建共享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大做强河北健康养老产业,民进河北省委会提出构建京津冀协同养老共同体的建议。民进省委会通过组织党员对京津冀养老产业调研,了解到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但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明确定位,做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规划引导、土地供给、税费减免、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建设、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对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打破条块分割,制定统一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准入、准出机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在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加强对养老机构和护理工作的监管。加快对接,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式养老。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失能、高龄老人给予更多福利。建设不同服务档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保证京津冀三地中低收入老人养老。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出行能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孔春梅建议,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打造河北省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但能满足京津功能分流的需要,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提高服务行业整体水平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还要关注到农村养老的问题。政协委员丁萍说,应建立京津冀长期护理保险协同发展机制,不断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共建共享。结合京津冀三地特点,河北省可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进行共建共享。发挥京津管理优势,支持河北护理机构建设。专业护理人员缺失是个难题,发挥河北人力优势,培养一批骨干护理群体。同时建立三地共享的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措机制。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2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