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口号”与民革自我革命传统
日期: 2018-06-26  来源:河北民革
【字号:

对于五一口号和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开端的研究,学术界主要从革命建国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互动过程等角度进行阐述,侧重于社会革命的研究,但对民主党派的自我革命论述较少。本文把“民革的自我革命的实现和完成”作为确立新型政党制度、推进社会革命的重要条件,并进一步论述民革发扬自我革命传统,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伟大历史使命。

一、以自我革命投身人民革命响应五一口号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各民主党派要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70年前,民革抛弃中间道路,坚定选择站在人民一边,接受中共倡导的“五一”口号,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协商,紧密合作,携手推进了建国大业,形成了自我革命的历史、传统、精神。70年后,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要求,民革应继续发扬自我革命传统,彰显自我革命精神,勇于新时代使命担当。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民主党派中唯一在党的名称中保留革命概念的政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是国民党内部的民主派自我革命的结果,也是推进民革继续自我革命的重要平台。民革成立后,是经过从同情人民革命到积极加入人民革命的阵营等一番认真自我革命的过程,最终成为积极响应“五一”口号、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紧密合作的政治力量。参政党自我革命的历史、传统、精神,理论文化构建,实践逻辑与现实依据。思想、体制机制、参政方式、参政能力,自身建设等,有着很多变化,但是往往不被人所熟知,亟待深入研究。

历史看,民革是从国民党反动派阵营中分化出来的国民党民主派,民革领导人及成员与国民党军政人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及较大影响力。在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之际,民革自我革命,把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和组织革命武装作为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的主要手段,充分利用其“国民党”特殊身份,密切配合人民解放军胜利大进军,加快了解放战争步伐,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卓有成效、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

1946年“较场口事件”后,李济深等人把政治和军事两个力量并用,首次提出反蒋军事策动工作。民革先后策动吴化文、王晏清、刘昌义、张轸、程潜、裴昌会等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阵前起义;说服傅作义和平谈判,促成北平与绥远和平解放,川康起义和云南起义等,给国民党集团以致命打击,大大缩短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军事小组虽成于民革成立之后,但其军事策反活动则在抗战之时,成绩斐然,成效显著。李济深强调“民革不在策反方面做出成绩,将何以交待新政协?何以交待联合政府?”民革把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作为推翻蒋政权“自我革命的实现和完成”,对加速解放战争胜利,作出的突出贡献,永载中国革命史册。

二、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巩固多党合作

(一)民革在自我革命中发展新型政党关系

“五一口号”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模式,西柏坡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对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政党协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创立了一种崭新的中国新型政党关系。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预示着一种全新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诞生。深刻领会“五一口号”的精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创造。习近平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概括为“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通过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与参政党之间逐步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新型政党关系。这种新型政党关系,其精髓和特色就是合作,就是共同推进革命大业。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合作是持续、持久、真实、稳定、长期、真诚的合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党)与民革(国民党民主派)在长期革命、自我革命的共同斗争中形成、存在和发展,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脉络清晰。目前,民革组织在全国共有30个省级委员会、274个市级委员会、51个县级委员会,现有民革党员127930人。

(二)民革在自我革命中推进参与社会革命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独有的政党制度,它既是社会革命的产物,也是自我革命的产物,是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统一的结果。从客观环境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不能脱离伟大中国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从理论文化支撑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强大的指导力,离不开中华文明绵延5000植根于我们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智慧的支撑力。从主体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革命强大的引领力,也离不开民主党派的自我革命以及在社会革命的共同斗争中形成的凝聚力。

新中国成立后,民革与中共一道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推进社会革命。积极投入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辉煌。在实现改革开放这个共同的长期的任务过程中参政党蕴藏着丰富资源,作为骨干力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外开放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搞活经济、培养人才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反映各阶层意愿和特殊利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在参政议政同时致力于祖国统一,通过加强与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家属之间的特殊关系做好海外统战、两岸统战工作,为祖国统一献计献策。推动两岸形成“九二”共识,在反独促统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

(三)民革在自我革命中巩固多党合作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也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作为与中共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民革时刻不忘初心,不忘自我革命传统,勿忘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凝聚共识,始终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凝聚最大的力量和斗志,找到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同心圆!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革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具有许多新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自身建设亟待加强和参政议政能力亟待提升的要求,民革仍需继续、不断、坚定、坚持自我革命精神,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共同合作、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政治把握力,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事业坚守能力,为现实两个百年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作者王书波,为民革河北省委理论宣传委副主任)

责任编辑:段涛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监督我们| 举报平台

本网站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2406号  冀ICP备2023002622号-1

技术支持:河北日报数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