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惠:是民革组织和社会关爱让我的生命有了力量
日期: 2017-07-10  来源:河北民革
【字号:

初见她,爽利,阳光,坚毅,让人无法相信她曾经历过下岗失业,艰难创业,丈夫去世,身患癌症的坎坷。20年来,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终于战胜风雨,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艳阳天。如今,她创办的千惠家政中心是河北省十大优秀家政服务品牌,她被评为2011年感动省城十大人物、2012年善行河北十大典型人物、河北省优秀创业女企业家、石家庄市三八红旗手。

20230506_145034_024

她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主人公——河北省石家庄市民革长安区二支部党员、河北千惠家政中心负责人杨千惠。她说:“是民革组织和社会关爱让我的生命有了力量”。杨千惠从接受关爱到关爱他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伟大的博爱精神。

人生低谷 艰难起步

1996年,原在市外贸公司工作的杨千惠,突然被通知下岗了,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从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她就一直扎根在这个国营单位,原想这个铁饭碗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希望,而如今说没就没了,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助和彷徨。

为了生存,她到早市上卖外贸衬衣、给商场推销化妆品……东奔西跑地干了7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不惑之年的杨千惠,找工作不容易,生活捉襟见肘。2003年她的儿子出生了,但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家里太困难了,养孩子这笔不小的开销时时困扰着她。杨千惠的嫂子出钱给她请了位月嫂。这倒是启发了杨千惠,心想月嫂这活儿自己都能干,工资还挺高,自己刚生完孩子又有经验。为了补贴家用,她决定到外面去试试。

由于勤快好学,杨千惠很快成了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尝到再就业甜头后,杨千惠自然想到了那些曾经和自己一样,下岗后没有找到工作的姐妹们。2004年,她从家里拿出全部积蓄,和几个下岗的姐妹共同创办了千惠家政中心。

20230506_145034_025

为帮扶更多的家庭妇女实现再就业,杨千惠又创办了河北千惠手工编织中心,结合自己的手工编织经验,创作研发出了中国结绳编、串珠、家居摆件、汽车挂件、宝宝钩织产品等200多个新产品。一个新产品问世不知要做多少遍,改多少回,切磋多少次,很累也很烦琐,但看到那学员们一个个渴求知识的眼神,一张张专注学编织的面孔,杨千惠不但不觉得累,反而更有干劲儿!

杨千惠信心满满的想干一番事业,但是创业之初,由于家政中心规模小,客源少,经济效益不如人意。再加上经常无偿捐助,资金周转很快陷入困境。有一次,为照顾四胞胎母子,几个月嫂在医院免费服务了近一个月,轮流倒班,24小时陪护,还送去奶粉和一些日用品,结果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一起创业的姐妹们面对困境,纷纷退出,最后只剩下她一人。

杨千惠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她记得有一回孩子发高烧,却拿不出去医院看病的钱。她翻遍了整个家,才凑了18块钱。实在没办法,只好用毛巾沾着冷水,不停地给孩子擦身子降温,辅以口服药物治疗。家人也劝她干脆放弃。杨千惠该何去何从?无助和彷徨再一次向她袭来。

民革情缘 指路明灯

正当杨千惠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时候,她与民革组织结缘了。

那是2005年的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千惠参加了长安区就业服务局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举办的创业培训。培训中,杨千惠结识了民革党员、长安区就业服务局全国创业培训优秀讲师金一力。

如何当老板、如何选项目、如何打市场、需要掌握哪些法律知识……金老师生动精彩的讲解,让多年来杨千惠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杨千惠说:“原来只知道傻干、蛮干、苦干,却不懂得怎样经营、怎样管理,如今在金老师的帮助下,视野开阔了,思路清晰了。”

金老师的培训给了杨千惠很大启发。她知道了如何分析自己企业的不足,寻找市场的需求,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学员要真正提高素质,学有所用。于是她亲自到北京参加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家政师资培训,获得了《国家家政师资证书》,回来把最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传授给学员。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多次查资料,看相关书籍、光盘和电视节目,亲手编写了20万字的培训教案,亲自到讲台上去讲,多少次嗓子喊哑了,话都说不出来。

从2006年起,杨千惠扩大培训对象,由原先清一色的下岗失业“嫂子”队伍,向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大中专毕业生、扩充,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梦想。

绳编、串珠、钩编、中国结等工艺,是残疾人能掌握的技术,杨千惠先后接纳了两千多名残疾人,并免费为他们培训。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魏辉,九年前就跟千惠学手工编织,早已能自食其力并成为培训残疾人学编织的老师。她还想办法帮农村贫困家庭和残疾人接外贸订单,并与外贸单位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产品远销英国、肯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在一次活动中,杨千惠听一位民革党员朋友谈起民革组织如何团结互助,如何和谐相处,党员们如何优秀,加之对民革前辈的了解和敬重,她通过和民革党员的进一步接触,羡慕之情愈加浓厚,对民革组织的印象更加深刻。经过深思熟虑,她怀着景仰的心情虔诚地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金老师在得知她的想法后,积极建议组织对她进行考察。2011年10月份,杨千惠正式加入民革组织,走进民革这个集体。

谈起加入民革组织的感受,她激动地说:“民革,已经成了我心中的挚爱和永远的精神家园!是这一先进组织,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撑,开启了我政治的觉悟,民革组织给我指明了梦想的方向,让我的生命有了力量。”

在民革组织的关爱和引领下,杨千惠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支点,生活又有了奔头。她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民革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中。

参加市委会和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撰写《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等调研报告。

参加河北省“创业改变命运”演讲,先后到全省11个地市巡讲,为更多人传授创业经验,播撒爱的能量。

参加市民革开展的同心服务系列帮扶活动,正月十一就到元氏县培训编织技术,然后又在藁城市系井村举办月嫂、家政等讲座。系井村30多名中青年妇女,当场表示要加入再就业的大军。

杨千惠逐步成长起来了。她先后被评为石家庄市民革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社会服务先进个人、2011年度感动省城十大人物、2012年度善行河北十大典型人物。颁奖典礼上,写给她的颁奖辞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你的笑容就是力量;在他们最悲观的时候,你的帮助带来阳光。明星嫂子,是你在妇女创业路上洒满阳光。

杨千惠说:“民革组织给了我无尽温暖,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正当她全身心投入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一连串的不幸却向她袭来。

2012年,丈夫因患肺癌突然去世。悲痛欲绝的她还没缓过神来,2015年自己又罹患子宫内膜癌。身心疲惫的她没有心思再打理业务了,公司解散停业,想要接管她家政中心的人都找上门来了。

在她的人生再次陷入低谷,万念俱灰的时候,民革组织又一次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唤醒了她心底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市委会领导去医院亲切看望她,鼓励她坚强勇敢战胜病魔,支部党员纷纷捐款奉献爱心。

心若在,梦就在;组织在,精神在。

杨千惠重拾信心,振作精神,家政中心再次杨帆。2014年杨千惠投身于市民革组织的“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中,还参加了河北省妇联《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美丽庭院妇女讲习所指导教材》的编写工作,深入到农村对妇女进行素质教育培训和现场指导,为河北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杨千惠出院后,支部党员张进鼓励并邀请她作为爱心大使,参加中国首次体彩房车长城行——“2015中国体育彩票‘梦之彩’公益长城行”活动。当时,她的腿因治疗还有些浮肿,但她还是带着自己的梦想启程了。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黑龙江等十几个省市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到偏远贫困地区山村,给孩子们带去了丰富多样的手工编织作品;给女同胞们讲述创业故事、战胜病魔的经历;她还实实在在指导当地人如何创业就业。

今年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来到杨千惠的手工编织社区课堂调研。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向利,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等省市领导陪同视察。她现场回答了领导们的亲切询问,用行动展示了一个民革党员的风釆。

杨千惠不无感慨地说:“民革组织就是我的家,组织的关怀和帮助,给了我不断挑战自我的力量,只要自己不倒,没有什么可以打倒我的。”

后记:

杨千惠是一名普通的民革党员,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多少年来,她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一个民革党员的誓言!在民革优秀党员的言传身教中,她感受着爱国爱民爱党的温暖气息,在民革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她传承着为国为民为正义的高尚情怀!

责任编辑:段涛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监督我们| 举报平台

本网站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2406号  冀ICP备2023002622号-1

技术支持:河北日报数智科技有限公司